夏季温度高又潮湿,细菌极易滋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随着气温不断升高,人们穿的衣服日益减少,越来越多的皮肤暴露在外,能够接触到过敏原的部分增多,过敏性疾病也因此高发。日前,记者走进芝罘医院皮肤科,听专家解读一些夏季高发的皮肤性疾病以及预防方式。海边游泳一家三口全晒伤夏季防晒是
夏季温度高又潮湿,细菌极易滋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人们穿的衣服日益减少,越来越多的皮肤暴露在外,能够接触到过敏原的部分增多,过敏性疾病也因此高发。日前,记者走进芝罘医院皮肤科,听专家解读一些夏季高发的皮肤性疾病以及预防方式。
海边游泳
一家三口全晒伤
夏季防晒是最受人关注的事情,高温暴晒容易引起日光性皮炎,外出游玩晒伤的情况每年夏天都有发生。近日,芝罘医院就接到这样一则病例,一家三口去海边游泳,没有做防晒措施,三人全部晒伤,无一幸免,尤其是妈妈的胳膊晒伤较严重,大面积起水泡,因为没有及时处理导致恶化,又红又肿又痒又疼,皮肤损伤非常大。
“夏季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晒,首先就是物理防晒,该遮的遮,该挡的挡。其次,就是涂抹防晒霜,如果要外出爬山或者去海边等,要涂抹SPF50PA+++以上防晒指数的防晒霜,而且要时常补涂。如果出汗较多,不超过2小时就要补涂一次。”芝罘医院皮肤科主任杨康提醒,晒伤的一些症状主要包括红斑、小疙瘩(丘疹)、水肿以及水疱等,轻度晒伤即出现小疙瘩(丘疹)和红斑等的时候,可以自己在家进行冷敷,用冰牛奶或者硼酸溶液将纱布浸湿敷在患处,如果出现水疱甚至水疱破溃,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医治。
此外,还有些老人对“晒太阳补钙”过分执着,长时间呆在阳光下直射,可能导致皮肤晒伤或者日光性皮炎,这也需要注意。实际上,折射的紫外线同样可以让皮肤产生维生素D,所以可以考虑在树荫下或者背阴处活动,有同样的“补钙”效果。
急性过敏症状
必须及时就医
冷饮、空调是必不可少的夏季解暑神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引发一系列过敏问题。前段时间,一名19岁男孩在剧烈运动后猛喝冰冷饮引起突发性心肌梗死抢救无效离世的消息,让人惋惜的同时,也给人们敲响警钟。
杨康告诉记者,过多饮用冰镇饮料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尤其夏季许多人喜欢喝冰镇啤酒,本身就属于冷饮,如果再有酒精过敏的话,会引起胃肠道痉挛、水肿、荨麻疹等过敏症状,严重的话会有急性酒精过敏,出现肚子疼拉肚子、胸闷、憋气,甚至过敏性休克。夏季经常会有急性过敏的病人,出现这种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误以为没事,耽误救治。
此外,夏季空调里面积存着灰尘和螨虫,而空调吹出的冷空气也会引起一些冷空气不耐受人群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还有患有类风湿的老年人对于空调也是应该尽量“敬而远之”。
螨虫过敏
不要“自我误诊”
夏季的温度和湿度非常适合螨虫生长繁殖,很容易造成螨虫过敏,其中需要特别注意一种叫做疥螨的螨虫。如工地、网吧、学校以及养老院等人多的地方,夏天一潮湿就容易滋生疥螨,其主要会选择人体皮肤较嫩的地方寄生于皮肤角质层下,如指缝、腋下、肚皮等,儿童则全身都可能成为其寄生的“场所”,并且还会通过接触传播。
“被疥螨叮咬后会形成类似蚊虫叮咬的小泡,叫做疥疮,会瘙痒,不知情的人会涂抹蚊虫叮咬的药膏来治疗,并不管用,还是需要到医院进行病因检查,以对症下药。”杨康介绍道。
对于肉眼不可见的疥螨,该如何预防呢?杨主任表示,首先要注意手卫生,衣服被子勤换洗晾晒,生活环境要勤消毒,一旦发现有疥疮患者,要避免与其接触。
此外,夏季也是婴幼儿皮肤过敏高发期。婴幼儿生理体温往往要比成年人高一些,但有不少家长怕开空调、风扇冻着孩子,从而选择不开,或者开了以后给孩子捂被子,这都是不可取的行为。
生物制剂
治疗“过敏”新路径
夏季是很多过敏性体质居民的“灾难季”,过敏原因五花八门,蚊虫和螨虫叮咬、花粉、紫外线、饮食等等都有可能会导致过敏。
杨康告诉记者,目前,芝罘医院临床已经应用针对特应性皮炎的生物制剂——达必妥,且已纳入医保,其属于一种免疫调节剂,与之前的免疫抑制剂相比,可以直击体内的“毒素”,调节身体内环境,“特殊体质”人群经医生诊断,符合条件的有望能以此调节自身情况。
再次提醒广大居民,炎炎夏日,有时候确实热得难以忍受,但是大家最好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适当的纳凉措施,无论是防晒、冷饮还是空调等,要根据情况科学选择。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就医,以保障家人的身体健康。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outui68.cn/1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