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草(胭脂草的功效与作用)

胭脂是怎么来的?胭脂就是一种红色颜料。原产于中国西北匈奴地区的焉支山,匈奴贵族妇女常以“阏氏”(胭脂)妆饰脸面。在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了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此行,带回大量的异国文化,包括

胭脂是怎么来的?

胭脂就是一种红色颜料。原产于中国西北匈奴地区的焉支山,匈奴贵族妇女常以“阏氏”(胭脂)妆饰脸面。在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了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此行,带回大量的异国文化,包括西域各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风物。胭脂的引进,也在这个时候。

胭脂是用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制成,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时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妇人化妆脸面的胭脂有两种:一种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制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这两种燕支,都可经过阴干处理,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胭脂”,“(月燕)脂”。“脂”字有了真正的意义。除红蓝外,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重绛,石榴、山花及苏方木等。

胭脂是怎么来的?

胭脂初是从植物中提取的,而且写作“燕 支”。晋代崔豹在《古今注》中记载:“燕支, 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 支。中国人谓之红蓝,以染粉为面色,为燕支

粉,这里的“西方”,指的是中国西北地区的 甘肃省祁连山脉的焉支山下,匈奴人曾在这 里生活。红蓝是一种草本植物,提取其红汁 可制成妆面颜料一一“燕支’显然,这个命名 因于红蓝花的产地——燕支山(焉支山)。约 在南北朝时,人们在燕支中加入动物油脂,使 其从粉状变成脂膏,润滑而方便涂抹,“燕支”

也被叫作“胭脂”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outui68.cn/15191.html